新闻中心

外行买等离子电视内行买液晶!等离子为何被液晶取代?

2021-06-28 浏览次数:8787

  十几年前,有一句话叫“外行买等离子,内行选液晶电视”,足以说明它在技术和显示效果上的**地位。

  尽管如此,***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,液晶电视终于主宰了市场,而昔日的霸主LTV惨败退市,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?

  曾有过**扛把子,为什么电视受到青睐?

  到2020年,如果你要买一台***电视机,那么你将会有一半选择。假如时间倒退了10到15年,那么这个答案很可能就是…

  这两种技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那就是像素级自发光,每个像素点都是一个**光源,可以单独开关,从而达到超高对比度,宽容度,以及无可比拟的黑场效果。

  此外,虽然LCD电视的背光换成了LED,但目前一般都把它称为LED电视,并没有足够的精确度,只是习惯上的问题。

  OLED与等离子电视与LCD电视在背光源上有本质的区别。

  与LCD电视相比,这种优势更为明显,因为LCD电视多采用一整块背光源,在显示黑色画面时,只需改变LCD的方向来遮挡灯光,但是背光源仍然是亮的,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LCD电视在显示黑色时漏光,泛白。

  ***LCD电视可以使用分区背光来缓解这一问题,例如将55英寸屏幕分成近100个**的背光区域,当画面为黑色时,关闭相应的部分背光,以提高对比度。

  不过,发光部分与不发光部分的接合处仍会有光晕存在,与像素自发光电视无法儿比。

  时光倒流十多年,电视依然是实验室里的产品,问题很多,很难真正投入到实际中。

  即使索尼在2007年推出了***款XEL-1电视,加上价值2000美元的11英寸小屏幕,也让许多喜欢看电视的人望而却步,因为XEL-1电视在推出3年后就已经停产。

  当时,同一款采用自发光技术,即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,又能使屏幕变大,自然更受消费者的喜爱。

  从技术角度看,等离子电视可以说是当时显示面板产业的金字塔。利用气体放电原理,利用RGB三基色荧光粉发光,每一像素为一主动发光单元,在发光单元内实现256级灰度灰度的混合,**终正确显示颜色。

  这样的显示器原理让紫外线在色彩精度方面和液晶有先天优势,数亿元的彩色数目和液晶多为千万级,完全不在一个水准之上。

  与此同时,消费级自发光显示技术在当时也是****的,想要那种震撼的明暗对比效果,只能购买等离子。

  等离子除显示效果好外,还有一些其他优点。

  例如,一般情况下,延迟时间在10毫秒左右,有些***的电竞显示器比较低能达到1毫秒,而等离子体由于是气体放电,延时在微秒级,几乎不会出现延迟。

 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护眼,虽然这个真实性还不能完全肯定,但是一些**认为等离子电视可以保护视力,主要是因为它的亮度适中,色彩**,动态图像稳定。

  此外,日本大坂市立大学的冈田明一教授进行了一项“视觉疲劳实验”,结果表明长时间看电视会导致眼睛疲劳。

  包含目前OLED电视行业内也一直将护眼作为其中的一个卖点,目前更有说服力的是,液晶电视产生的蓝光波长多在450纳米左右。

  根据物理原理,从“越短,能量越高”的角度出发,从460~480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出更少的蓝光,从而减少了对眼睛的伤害。

  护眼剂究竟是真的还是骗人的,这里不做深入分析,可以肯定的是,与LCD电视在色彩、对比度等显示效果方面都**于等离子电视,尤其是在十几年前。

  优点显而易见,缺点也很致命。

  电浆电视的失败,首先要从它的缺点说起。尽管之前已经介绍过这些优点,但等离子的显示能力并非不可战胜。

  静态图像很容易烧屏,屏幕寿命堪忧。

  在用户体验方面,等离子灯比较大的问题就是烧屏和寿命。

  烧屏是指长期固定一幅图像,可能会留下长久性残影,类似于OLED。

  然而,作为前松下电视的使用者,**让我烦恼的并非屏幕烧焦,而是屏幕寿命。

  我知道有些人买了一件长达十年之久的长颈鹿,但是从大多数用户和售后的反馈来看,长颈鹿的寿命或耐久性实在令人担忧。

  我家10年前买了一台一万多元的松下电视,用了大约1年,屏幕就开始坏了,中间有一条纯黑的竖带,不能显示。

  后售后**更换内屏,使用1年后再次出现同样的情况,整个使用周期共出现3次,**终导致家中弃用LCD,改用LCD。

  耗电多,夏天烫手。

  与目前较轻、较厚、功率较大的液晶电视相比,等离子电视产生的热量较多。

  我们家的等离子电视,尺寸只有42英寸,但是比较大功率却达到了470瓦,要知道现在55英寸的LCD电视比较大功率也不过200瓦。

  夏季使用时,我偶尔会在电视后面摸一摸,即使松下在后面塞了四、五个弹夹,感觉还是和铁板烧差不多,我想这就是它寿命短的一个原因。

  上述两点是我作为用户**明显的感受,当然还有一些小问题,如低端产品容易产生黄绿拖影,相对屏幕亮度来说,液晶还不够高等。

  溃败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策略和行业竞争。

  电浆在显示效果上有***优势,也因此收获了一大批粉丝,虽然电浆和寿命都很重要,但也不至于让人完全退出市场。

  毕竟,如今的OLED还存在峰值亮度不如液晶、屏幕烧屏等问题,无法逐步解决,并成功占领**市场嘛,真正彻底“杀戮”等离子实际上是市场和产业的因素。

  电浆*能制成大屏幕,不能用于手机平板。

  在此之前肯定有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,手机的迅速崛起,一方面使小屏幕成为了一种时尚,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电视使用逐年减少,导致了大屏幕的销量下降。

  从这个背景来看,缺点就是只能制作大尺寸的屏幕,不能应用到手机的平板上。

  LCD的优点显而易见,上至100英寸,下至1英寸都可制作,应用范围非常***。

  开发进度慢,技术门槛高。

  与LCD电视相比,LCD技术复杂得多。LCD主要是面板占主导地位,驱动和图像处理都可以做得比较简单一些,但与等离子体相反,在电路设计、图像处理芯片等方面,都有较高的要求,而且厂商学习起来比较困难,速度也比较慢。

  那时,等离子显示技术几乎都是被松下所掌握,但松下拒绝与其他公司开放技术,以共同开拓市场。

  更有甚者,由于产能和技术上的独占,松下的等离子屏价格昂贵,使其他厂商难以保证盈利。

  液晶反阵营,一个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,让更多的生产厂家加入进来,资金和技术的大力投入,使液晶面板从小尺寸延伸到大尺寸,技术上的迭代也逐步完善,不足之处。

  除此之外,液晶电视的画质上来了,已经足够满足大多数普通消费者了,再加上价格的下降几倍,自然更愿意选择画质稍差一点的液晶电视,但是价格要便宜许多。

  「三星局中局」,完全毁掉三星局。

  在2013年,国内一档***财经访谈节目《财经郎眼》就专门报道了一期关于三星如何在社交媒体上“置身事外”。

  郎咸平提到,当时三星有意地将液晶面板放到松下,然后抛出橄榄枝,希望能共同大力发展电视机,松下听了非常满意,投入巨资建造新的生产线。

  等松下资金耗尽后,三星突然将LCD面板增产,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其他电视厂商,使LCD电视的价格迅速下降。

  顾客当然不傻,肯定都乐意买便宜实用的液晶电视,纷纷弃用。

  松下这次操作,可谓是把牙齿咬破,只能吃进自己的肚子,等到反应过来时,其他厂商纷纷积极投入到液晶面板的生产制造中,此时即使松下愿意分享技术也已无人愿意再去学习。后来大家都知道,长虹收购了,但***也是失败了。

  下一位将是谁?

  在节目***一段,郎咸平提出了一个设想,或许现在(2013年)液晶就是下一个等离子,大批厂商跟随三星一起搞液晶,说不定明天三星就会放弃液晶,去做OLED。

  郎咸平的设想错了,液晶没死,三星也没做OLED,只是把QLED给搞乱了。

  诚然,液晶电视发展的非常好,尤其是**产品更加出色,还有价格便宜,机身超薄等诸多优势。

  尽管OLED电视在某些方面是完美的液晶电视,也被称为下一代显示技术,但液晶本身并没有致命的缺陷,OLED无法完全击败它。

  而且供应商们还具有前瞻性,如国外的索尼,国内的创维,都在同时布置LCD电视和OLED电视,双线并进,两头赚钱,避免重蹈等离子电视覆辙。

  或许下一个等离子体就不那么重要了,厂商们可以从中学到的是,这个时代既要有自己独特的技术,又要学会恰当地共享,而封闭体**终会毁了它们。

声明: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***时间删除内容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**终解释权。
热门标签